神话传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从上古时期开始,人类就对自然界未知现象加以幻想,进而将这些无法理解的未知领域通过神话故事表现出来。我国的神话传说大体上可分为上古神话、宗教神话、民间神话和文学神话等四大种类,因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神话体系。由于神话体系众多,这就造成了我国神话系统的混乱,很多神仙人物容易被人误解。
神魔小说《封神演义》可以说是一部比较经典的神话巨著,主要描写了以武王伐纣作为历史背景,描写了阐教、截教神仙大战,最终三百六十五位人物应劫成神的神话故事。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比较精彩,神仙人物刻画得非常丰满,并且还有一个完整的神仙体系。鸿钧老祖号称一炁化三清,为三清之本,是“大道”的显化的化身,自称为道教的祖师爷,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是鸿钧老祖的坐下弟子。
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是道教神话里的尊神,鸿钧老祖真的是他们的师父吗?其实在正统道教神话里,并没有鸿钧老祖这位神话人物,此外像通天教主、太乙真人这些也都不是道教神话里的神仙。那么有人问了,道教神仙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的?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是哪个等级的?
其实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道教的神仙体系是非常混乱的。东汉中叶,张天师受到太上老君的点化,在鹤鸣山周围建二十四治,敷衍正一章符,领户化民,广行阴德,创立了道教的雏形——五斗米道,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。再到后来,道教内部产生了诸多派别,并且都有各自信奉的最高神,比如灵宝派,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;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上清派太上大道为最高神灵。这样的结果就是道教的神仙体系极为混乱,非常不利于道教文化的传播,直到一位“牛人”的出现才慢慢改变了这种局面。
陶弘景,字“通明”,自称“华阳隐居”,谥“贞白先生”,丹阳秣陵人,是南朝齐、梁时期的著名高道、炼丹家、医药家、文学家、学者。陶弘景在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,后又拜左卫殿中将军。陶弘景虽然博学多才,却是性情淡泊,他看透了官场的险恶,在齐武帝永明十年,陶弘景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。梁武帝萧衍,几次派人到茅山请他,陶弘景专心修道,均拒绝了请求。但是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咨询,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之山中宰相”。
陶弘景完善了早期混乱的道教神仙体系,根据神仙道行和地位的高低,编著了《真灵位业图》,将道教的天神、地祇、人鬼和仙真众圣等3000多位神仙分为了七个等级。
第一等:以元始天尊为主神。在元始天尊的左边有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、东明高上虚皇道君、西华高上虚皇道君、北玄高上虚皇道君、南朱高上虚皇道君等;右边有紫虚高上元皇道君、洞虚三元太明上皇道君、太素高虚上极紫皇道君等等。道经记载“元者,本也。始者,初也,先天之气也。”元始天尊是创世之神,代表了天地未形,混沌未开,万物未生时的“无极状态”,是道教神话里的最高神。
第二等:以灵宝天尊为主神。灵宝天尊左侧的神仙有:左圣紫晨太微天帝道君、太虚真人赤松子、紫清太素高虚洞曜道君等等;右侧的有右圣金阙帝晨后圣玄元道君、侍帝晨右仙公许君、玄洲仙都太上丈人等等。灵宝天尊,又称“玉宸道君”、“太上大道君”,居于第三十四重天的上禹馀天之上清真境。灵宝天尊在道教创世神话里象征着混沌始清、阴阳初分的混元时期。
第三等: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。第三等级里出现了很多史书记载的人物,比如文始先生尹喜、安期生、葛玄、颜回等等,甚至上古时期的轩辕黄帝、颛项、大禹等等也被列入其中。金阙帝君是谁呢?有人认为他是太上老君的化身,道教典籍《清静经》是葛翁从东华帝君那里得来的,而东华帝君是从金阙帝君那得来的。
第四等:以太清太上老君为主神。这一等级出现了很多方士、道士和传说中的仙人。如太上老君的弟子张道陵、东方朔、彭铿、淮南八公、阴长生、葛洪等等,都被列入神仙体系里。太上老君是大道的化身,元炁之祖宗,天地之根本。在大道的衍化过程中,最开始历经洪元、混元、太初三个世纪。“太初”时期,老君从虚空而下,为太初之师,这个时期,天地间开始有万物存在,太上老君开始了教化众生。在道教神话体系里,虽然元始天尊是最高神,但是太上老君的影响力却是最大的,在《真灵位业图》里被列为第四等,可以说等级很低了,显然有点不合理。
第五等:以九宫尚书张奉为主神。左边有王遥甫、郭四朝、苏门先生、孟德然、李方回等。右边有黄景华、郭少金、张叔隐、禺尹章、赵广信等。
第六等:以右禁郎定录真君茅固为主神。茅固为三茅真君(即茅盈、茅固和茅衷),此级别的神仙一般都是那些修道成仙的地仙散位,并且修为相较于神祇较低。第六等有李丰、鲍靓、小茅君、刘宽、赵威伯、唐公房等仙真。
第七等:以酆都北阴大帝为主神。这个等级出现了秦始皇、周文王、魏武帝、汉高祖等人间的帝王,这些人物不仅统领属下仙官,还掌管万千鬼兵。酆都大帝,也叫酆都北阴大帝、北太帝君、九幽拔罪天尊等,他被道教奉为阴间鬼魂之宗,是北极紫微大帝在冥界的化身。酆都大帝是主宰冥界的一位冥神,所以第七等的神仙大都是冥界之神。